查看原文
其他

他用镜头记录时代的变迁:南博之友陈宗浩

他用镜头记录时代的变迁
南博之友陈宗浩



南山博物馆之友于2021年11月21日正式成立。有这么一批人,他们对南山博物馆“爱的深沉”,从文化推广、讲解服务,到公共教育、对外宣传,他们默默为南山博物馆的发展奉献着自己的力量。在南山博物馆与公众之间架起一座“友谊桥梁”和心灵上的“精神纽带”!

首批“南博之友”由深圳各行各业对文化教育、博物馆事业有志趣且乐于奉献的社会各界人士组成。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这些博物馆资深“粉丝”的作用,同时号召和吸引更多人才服务南山博物馆,共同推进南山博物馆的公共教育职能,我们将以系列报道的形式,不断推出他们的点点滴滴。




- 陈宗浩 -


1



南博之友 陈宗浩

陈宗浩:海南博鳌人,1980年调来深圳,是深圳艺术摄影学会创会会员。原深圳南油集团机关工会主席、高级政工师,2005年退休,现年77岁,业余爱好摄影。


陈宗浩是一个特别热爱生活的人,虽已经退休许多年了,但他不服老,每天的生活都安排得丰富多彩、有滋有味。在他家房间的墙壁上,摆放着很多他拍摄的深圳全景长卷。房间里除了摄影器材,还摆放着几把自制的二胡、小提琴以及很多根登山杖,这些登山杖都是他为了爬上山顶拍摄全景照片时用的。

陈宗浩喜欢用照片讲故事:“这是前海,这是老南山的新旧对比场景。前海这里以前经常有人养鱼养虾,周围都长满了水草,遇到发大水的时候,鱼都从那些水草里面跑出来,好多人跑去拿着网抓鱼。”陈老兴奋起来,会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每一张照片背后的感受。

在陈老家中,翻开他拍摄的一幅幅照片,宛若打开了一个深圳特区40年的城市建设发展的画卷。四十年间,他一共拍摄了几万张照片,这些跨越四十年的照片,见证了深圳沧海桑田的发展变迁。他拍摄得最多的是他所生活的南山,福田、罗湖、龙华、宝安、龙岗、大鹏、光明新区等,他也都拍摄过360°的全景照,这些照片在他2015年的摄影作品集《大美深圳》中均有体现。



2017年,陈宗浩将自己的1.4万余幅摄影作品全部捐赠给南山博物馆。这些摄影作品展示了深圳特区成立以来的的巨大变化,具有较高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,不仅丰富了南山博物馆馆藏品类和展陈内容,成为南山人共有的时代记忆,也为今后研究整理南山改革发展史起到重要的参考佐证作用。



这些定格为一幅幅渐进式的照片

就是一段深圳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变迁史!


南博之友

·从黑白胶卷开始自己摸索摄影技术·


陈宗浩说,之所以选择用镜头记录深圳,纯粹是兴趣使然。1965年开始,他在广州上大学,在广州生活了5年。早在他上大学的时候,他就很喜欢摄影,当时老师上摄影课时拿出一套摄影作品集,看起来非常精美。当时自己买不起相机,就借老师的相机来玩。从选胶卷拍摄,到暗房中洗胶卷,都是亲力亲为。从那时起,他就觉得摄影很有意思。他的第一部相机是用自己的稿费赚来的。

1980年,陈宗浩来到深圳,开始了用镜头记录深圳的步伐。1984年,他调入了南油集团工作,因为工作需要,公司专门给他配了一台当时很珍贵的美能达相机,这对陈宗浩来说,简直是如获至宝。从此,他开始了拍摄深圳的步伐。

陈宗浩回忆说,在1980年,能有一台相机拍照是很时髦的事情。当时胶卷很珍贵,快门咔嚓一下按下去,可能就是几毛钱,只有等到照片洗出来的时候才知道照片拍得怎么样,所以,每次按下快门之前自己都要思量好久,想好构图,生怕糟蹋了胶卷。

当时有一台相机,既可以为家人拍照,留下纪念,也可以帮同事拍照,所以家人也很支持。“包括我的很多同事,我当时帮很多同事的小孩拍了照片,小的时候拍的,现在长大了那些孩子也还记得那些照片,可以说,一部相机定格了他们的童年。”

因为当时拍照太痴迷,他甚至连饭都来不及吃。基本上一到周末,就扛起相机到了外面,拍完照片回来还有一堆后期处理工作。“当时我妻子和我说,摄影就是你的命根子,你干脆抱着个相机睡觉算了。”


陈宗浩说,一开始相机都是黑白胶卷,没有玩过彩色胶卷,而且一开始进口的相机都是英文说明的,又看不懂,他也不知道彩色跟黑白拍摄起来有什么区别,只好自己琢磨。自己的摄影技术都是自己不断摸索出来的,自学成才。一开始还没有照片拼接合成技术,他都是扛着相机走向山头,将景色一部分一部分地拍下来,最后拼接成一张全景照片。一张全景照片差不多需要15-20张单张照片。到了2004年之后才开始学的电脑,然后把这些图片进行扫描,扫面后拼起来。

“有一位叫做吕相友的摄影大师,拍过很多大人物,他就指点了我该怎么拍,在他的鼓励下,我照回来的照片,结果和他的照片放一起都分不出哪张是谁拍的,这就让我更有自信了。”


·年过七旬仍是“拼命三郎”·


为了拍摄深圳全景,陈宗浩经常需要登上高山,深圳大大小小的山他基本上都爬上去过。“海拔900米的梧桐山、800米的七娘山、700米的梅沙尖、587米的羊台山,我都爬过。”陈老自豪地说。同一个位置,他基本上每年都会去一次,记录深圳每一年的变化。

陈宗浩说,通常周末自己带上一包面包,一壶水,就能在深圳大大小小的山头待上一整天。拍照时,每次出门都要一整天,早上天不亮就要出门,晚上差不多10点才能到家。从事了一辈子摄影,陈宗浩感慨说,摄影是需要一定运气的。“不是你想拍出好照片就可以的,你看着现在天气很好,可能等你爬到山顶的时候,就云遮雾罩,什么也看不见了,没办法拍照。就只能下山,等到合适的时间,再上山重新拍。”陈宗浩说,为了从山顶拍到南山区的美景,他曾前后三次登上七娘山的山顶,却无奈云雾缭绕,无法看清楚山下的景色,无功而返。就在第四次登上山顶时,终于守得云开,他赶忙按下了快门,一张经典的照片就此诞生了。

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年,为了拍到一张南山区的全景照,他连续6次爬上大南山,最终才拍到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。最让他兴奋的就是拍到一张自己满意的照片。“那种感觉,比吃了一顿大餐还要舒服,我会激动得将照片放在床头,反复观摩、欣赏。”



陈老边说边拿出一张赤湾港的全景照片,向记者讲了他爬山拍照的故事。有一次,陈宗浩去蛇口码头附近的赤湾山上拍摄,到达山顶已经是中午1点半,是一天中最热的时段,却也是拍照视野最好的时候。当时的赤湾山还很荒凉,连一条上山的路都没有,陈宗浩拿着柴刀,拨开灌木丛,一路披荆斩棘,胳膊也被刺划伤了。当时已经70岁的陈宗浩却像小伙子一样一路小跑。在山顶拍照时,他从一块大石跳到另一块大石的时候没站稳,狠狠摔了一跤,他从乱石堆中爬起来,又继续拍照。

曾经多次和陈宗浩一起出去拍摄的摄影师郑德洪回忆说,陈宗浩是一位“拼命三郎”。有一次,为了记录深圳城市发展,他爬上30多层高的大楼楼顶,楼顶有用钢筋围起来的护栏,他就将身子伸到防护栏外面拍摄。“当时我都吓坏了,赶忙抱着他的腿支撑着他,生怕他掉下去了。”


 ·要记录特区的下一个30年·


深圳南山区巨变(1985-2015年)


因为陈宗浩拍摄的照片越来越多,这些照片如何保存也成了大问题。1997年他就发现,很多珍贵的相片放在家里就开始发黄、发霉了,那时候他还不会用电脑,也不会把照片扫描存进电脑,感觉这些照片放在他这里糟蹋了,他就跟同事商量,是不是可以照片捐给深圳博物馆、深圳档案馆,没想到博物馆、档案馆都非常乐意收藏他的照片。2017年8月16日,陈宗浩将自己30多年拍摄的照片全部捐赠给南山博物馆收藏。深圳市博物馆许多历史照片也是陈宗浩的作品。2019年,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,陈宗浩用自己过去拍的照片做成一条百米长卷,来展现深圳改革开放后的巨大变化,也引起轰动。今年1月,他又向南山博物馆捐赠了手绘长卷《深圳城市山水图2019-南山篇》及《潮起珠江口2018》。今年4月,他又向深圳博物馆捐赠了《春天画卷》——诗画影音长卷。在陈宗浩家的几个柜子里,装满了他40年来的摄影作品以及捐赠证书和荣誉证书。

今年虽然已经77岁了,但陈宗浩还经常扛着十多斤重的相机和镜头,爬上山顶拍照。他一直坚持一个理念,那就是“活到老,学到老”。2008年开始接触用数码相机拍照时他已经63岁了,他知道对于数码相机,自己的了解不如年轻人多,他主动向年轻的摄影师们学习数码相机拍照,还自己学习Photoshop,现在,他的照片后期处理已经非常专业。看到年轻人们通过无人机拍摄深圳,他也非常支持。他还主动把自己当年在哪个位置拍的照片告诉年轻人,并标注在地图上。陈宗浩说,他很乐意看到更多年轻人加入进来,以各种方式记录深圳的变化,他也感到自己的事业得到了传承,找到了接班人。“只要我还动得了,这份事业就不会停下来,我要继续记录特区的下一个30年。”




图文:文章摘自媒体报道

视频:南山博物馆志愿者曹雯

排版:大鱼海棠


往期推荐

活动回顾|穿越古近南山,博物馆来了位古人

南迹 | 南头古城瓮城往事

弘扬巾帼精神,体验传统文化

闭展通知 | “翰墨雅赏——明清书画及文房清供特展”闭展倒计时4天

扫码关注

南山博物馆

微信公众号

南山博物馆

视频号

南山博物馆

微博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